这里的鲍鱼,吃龙须菜长大!
- 时间:2025-07-03 10:58 来源:美丽连云 阅读次数:
近日,连岛北侧海域碧波荡漾。江苏鑫闽泽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维松从水下提起吊养笼,七十余只肥硕的绿杂鲍展露真容——这些5月上旬从福建罗源转场至连云港的贝类,经一个半月养殖,壳长从6-7厘米增至8-10厘米,93%的成活率印证了本地海域水质、水温、盐度的适配性。“套养的龙须菜就是天然饵料,鲍鱼长得又快又好。”张维松的欣喜溢于言表,“我们计划扩大投资,让连云区鲍鱼养殖驶入快车道。”
破局传统瓶颈 创新蓝色牧场路径
坐拥优质海域的连云区,曾长期受困于传统紫菜养殖的“季节性闲置”——每年4至8月的海域“空窗期”亟待激活。今年4月,区林业和海洋局靶向招引福建客商,落地“海上鲍鱼绿色牧场”项目,以“鲍鱼+龙须菜”复合养殖模式破题。60亩试验田数据显示:两种生物实现共生共赢,不仅填补江苏高附加值贝类养殖技术空白,更撕开渔业多元化发展的突破口。
生态经济双驱构建绿色养殖闭环
“以藻养贝、以贝促藻”的生态循环是模式核心:龙须菜如“海洋净化器”,高效吸收鲍鱼排泄物中的氮磷营养,降低海域富营养化风险;鲍鱼摄食龙须菜的同时,其代谢物又成为藻类的天然养分,形成零污染、低能耗的养殖闭环。与传统单一养殖相比,该模式让海域资源利用率翻倍,既实现“养海”与“用海”的统一,更推动渔业与生态和谐共生。
从试验田到示范园 擘画产业升级图景
60亩“海上牧场”已成为渔业转型的“活样本”。据规划,项目2年内将扩展至20000亩,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,带动1000余户渔民增收。更具突破性的是,通过精准规划养殖周期,传统紫菜养殖的“单季收益”被升级为“四季循环”,为全国沿海地区破解养殖闲置难题提供“连云方案”。
从区域实践到全省推广 书写海洋经济新篇
“这是传统渔业向生态集约型转型的关键一跃。”连云区林业和海洋局负责人表示,项目正加速完善技术标准与产业链配套,未来将在江苏沿海规模化推广。随着项目深化,不仅能提升海洋资源利用率30%以上,更将在近海生态修复、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,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勾勒“蓝色牧场”的璀璨蓝图。